布偶猫纯种特征识别与鉴定指南

一、布偶别核心品种特征(CFA/TICA标准)

1. 体型结构

  • 体重:4.5-9kg(公>母)
  • 身高:肩高25-35cm
  • 骨骼:中等体型,猫纯肌肉发达但不过于粗壮
  • 四肢:前肢短于后肢呈"丁"字形站立
  • 2. 被毛特征(重点色长毛猫)

  • 毛发密度:双层结构(底层银灰/浅灰,种特征识顶层巧克力棕)
  • 颜色分布:
  • 重点色:四肢末端、布偶别尾巴、猫纯耳尖、种特征识鼻头、布偶别脚掌
  • 非重点色:银灰色基底(CFA标准)
  • 特殊变种:海豹双色( GCCF 认可)
  • 日常护理:每周3次梳毛,猫纯换毛期需每日梳理
  • 3. 面部特征

  • 眼型:杏仁状(CFA眼间距2/3长度)
  • 耳型:直立耳尖微圆,种特征识耳间距与鼻尖等长
  • 嘴巴:方下巴,布偶别唇部覆盖完整
  • 4. 眼睛特征

  • 主色眼:蓝绿色(CFA允许蓝、猫纯绿、种特征识琥珀)
  • 泪痕:天然存在但不过度(非缺陷)
  • 眼裂角度:上扬15°-20°
  • 二、布偶别基因检测与血统认证

    1. FCR基因检测

  • 必须包含:ApoE、猫纯PRA1、种特征识DMD等布偶特异性基因位点
  • 授权机构:全球统一基因库(Global Cat基因库)
  • 检测周期:样本寄送→15个工作日出报告
  • 2. 国际认证体系

  • CFA认证
  • 需提供5代以上血统证书(可追溯至1960年代育种者)
  • 重点猫注册(Prime)需通过基因检测+专家审核
  • TICA鉴定
  • 重点色基因(B/B或B/b)+毛色编码检测
  • 年审制度(每4年更新血统)
  • 三、行为学鉴定要点

    1. 社交行为测试

  • 陌生环境适应速度(≤5分钟)
  • 睡眠习惯:每日16-20小时(符合长毛猫生理特征)
  • 挣脱训练:成年后牵引绳断裂强度≤2kg
  • 2. 特殊技能验证

  • 玩具追逐距离≥3米/秒(5秒内完成)
  • 水杯清洁率>80%(连续3天观察)
  • 四、健康筛查标准

    1. 遗传病筛查(2019版TICA建议)

  • 心脏:6+岁前完成DBA基因检测
  • 关节:6月龄关节X光筛查(OLED评分<2)
  • 眼疾:每年进行KCDB基因筛查
  • 2. 传染病阴性证明

  • 滴虫/球虫检测(PCR法)
  • FIV/FeLV抗体检测(酶联免疫法)
  • 传染病疫苗完整接种记录(间隔≥21天)
  • 五、商业鉴定流程

    1. 现场鉴定(3小时标准流程)

  • 外观评分(30%):
  • 重点色分布(10分制)
  • 被毛密度(5分制)
  • 骨骼比例(15分制)
  • 行为测试(40%):
  • 独立-依恋切换速度
  • 应激反应指数(SFI<1.5)
  • 记忆力测试(物品识别准确率>90%)
  • 基因报告(30%)
  • 2. 电子鉴定(远程认证)

  • 需提交:
  • 高清全身正/侧面照(3米距离)
  • 基因检测报告(需含品种特异性位点)
  • 行为视频(含陌生人接近反应)
  • 六、市场风险规避

    1. 价格

  • 正规血统猫:≥8万元(国内)
  • 基因检测猫:≥12万元(国际标准)
  • 注意:低于市场价30%需警惕
  • 2. 合同法律条款

  • 血统证书回购条款(违约金≥合同价200%)
  • 3年遗传病保险(覆盖26种基因病)
  • 繁殖许可条款(TICA注册繁殖者优先)
  • 七、专业机构推荐

    1. 国际认证

  • TICA基因实验室(新加坡)
  • CFA遗传学委员会(美国)
  • FIFe基因数据库(法国)
  • 2. 国内权威

  • 中国小动物临床医师协会(WSAV认证)
  • 中国宠物协会基因检测中心(CNPD)
  • 北京农业大学猫科动物研究所
  • 八、特别提示

    1. 2023年CFA新规:重点色猫必须提供毛色基因检测

    2. 注意"美短+布偶"混血骗局:重点色美短眼角无蓝绿色

    3. 识别"改良型布偶":鼻镜面积>2cm²为特征

    建议购买时选择CFA/TICA注册繁殖者,要求提供完整的血统树状图(至少5代)、近亲繁殖距离记录及3年内健康跟踪档案。对于高价品种,可要求参与国际猫博会(WCF)现场认证。

    原创文章,作者:cpsu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NCAGP宠物中文网

    (0)
    上一篇 2025-09-10
    下一篇 2025-09-10

    相关推荐